1、区别会聚作用与会聚光线、发散作用与发散光线
显示答案
1、(1)会聚作用(见下图甲)
相对乎原光线加大会聚程度,减小发散程度.即折射后光线相对于原光线靠拢主光轴.

(2)发散作用(见上图乙)
相对于原光线加大发散程度,减小会聚程度.即折射后光线相对于原光线远离主光轴
|
2、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是有实际光线进入人眼
B.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光斑
C.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
D.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
3、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了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
A.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一些
B.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一些
C.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4、放大镜就是一个短焦距的__________从放大镜看到的像是_________的像.
显示答案
5、四位同学在测量自己的体温后,分别沿图中的A、B、C、D方向观察读数,其中沿_________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因为体温计在设计时应用了_________的原理.

显示答案
6、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查看地图,地图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_10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而当摄影师给全班同学照完集体像后,又接着给一个同学照半身像时,就应该_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距离.
显示答案
7、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显示答案
8、照相机镜头相当一个_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_________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像.(填“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
显示答案
答案:凸透镜 底片 倒立 缩小(提示:搞清楚照相机的主要构造及功能,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
9、投影仪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仪器,投影仪的投影镜头是一个_________,投影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凸透镜形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像(填“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投影仪上的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显示答案
答案:凸透镜 倒立 放大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提示:投影仪是常用的教学仪器,同学们可以注意在平时观察一下它的结构,试一试如何调节可以使屏幕上的像变得更大一些) |
10、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通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下的桌面上,发现桌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
C.玻璃缸中的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凹透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