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黄冈中学物理集体备课组
一、音调、响度、音色
二、声波的传播

频率(f):在1s内完成的振动次数
答案:赫兹
振动的快,频率就高。
振幅(A):振动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从图象可知:
(1)几个概念:波峰、波谷、平衡位置。
(2)声波振动有快慢、振幅
三、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振动频率大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听起来尖细;振动频率小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低,听起来低沉.。频率高的音调高,频率低的音调低。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海豚、蝙蝠多为超声波、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多为次声波

四、响度——声音的大小
1、响度:指声音的大小,由声源的振幅决定。振幅是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的大小。
2、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振幅大的,响度大;振幅小的,响度小。
3、响度还与距物体的远近有关
五、音色——声音的特色
材料不同,结构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音色是我们区别不同声源的依据,不同声源音色不同。
六、乐音
人们把音调、音色、响度称为声音的三个基本特征。具有这三个基本特征的声音叫乐音。
|
定义 |
常有形容词 |
影响因素 |
现象解释、应用 |
音调 |
声音的高低 |
高音、低沉、尖、粗 |
物体振动快慢即频率 |
乐器音阶 |
响度 |
声音的强弱 |
高歌、大声、震耳欲聋 |
振幅和听者距发声体的远近 |
听诊器 |
音色 |
声音的特色 |
悦耳、好听 |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
辨人、物 |
七、科学世界


八、小结
例: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时,根据说话声即可判断出是哪个熟人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振幅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答案:D
- 返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