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黄冈中学化学集体备课组
【引入】
①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是什么关系呢?
②H2O、O2、SO2、CO2、MgO、O2-有什么共同点?
一、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讲解】
“一类原子”包括:
(1)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如35Cl、37Cl两种原子属于氯元素;
(2)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化合价的元素,如0、+1、+3、+5、+7、-1价的氯元素;
(3)质子数相同的单核离子,如Cl-属于氯元素。
【举例】
①35Cl、37Cl、Cl2、KCl、KClO3、Cl-含相同的元素—氯元素。
②矿泉水等物品上的标签所含元素。
2、地壳中元素的含量顺序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
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碳、氢、氮。
3、分类:金属元素;②非金属元素;③稀有气体元素。(元素的中文名称的偏旁可看出)
4、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
元素 |
原子 |
种类确定 |
由核内质子数确定 |
由质子数和中子数确定 |
区别 |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
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
使用范围 |
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如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l个氧原子构成 |
联系 |
元素与原子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原子是元素的个体,一种元素可含几种原子,如氢元素包含H-1、H-2、H-3三种原子 |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C、S、P、K。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如Na、Mg、Ca。
2、元素符号的意义
宏观意义:表示某种元素;
微观意义: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如:“H”的含义为:①氢元素;②1个氢原子。
对于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单质来讲,元素符号还表示某种单质,如“Fe”的含义为:①铁元素;②1个铁原子;③铁单质。
注意:在元素符号前加上系数后,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如2H只能表示2个氢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3)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没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共16个族。
【讲解】
①选一格讲解符号和数字的含义;②一周期中元素变化的特点。
【总结】
一、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地壳中元素的含量顺序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
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碳、氢、氮。
3、分类:金属元素;②非金属元素;③稀有气体元素。(元素的中文名称的偏旁可看出)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2、元素符号的意义
三、元素周期表
- 返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