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并且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5 g水受热变成5 g水蒸气
B.5 g蔗糖溶解到95 g水中形成100 g蔗糖溶液
C.100 mI水加入100 mL酒精,体积小于200 mL
D.木炭燃烧后质量变小
2、下列装置不能用做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是( )
3、a g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b g白色固体,此时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 )
A.(a+b)g B.(a-b)g
C.(b-a)g D.无法判断
4、将mg硫放在ng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是( )
A.=(m+n)g B.>(m+n)g
C.<(m+n)g D.≤(m+n)g
5、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 + 9O2
4CO2 + 2X + 6H20, 则 X 的化学式为( )
A.SO3 B.SO2
C.CO D.H2SO4
6、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7g B.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做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l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 |
8g |
35g |
5g |
8g |
反应后质量 |
2g |
X |
5g |
42g |
7、现将10 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 gA完全反应后生成8 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l B.2∶1
C.5∶l D.4∶l
8、某同学欲研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的白磷;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将其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请回答:
(1)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锥形瓶中产生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2)待锥形瓶冷却后,将其放回原托盘上,天平是否仍平衡? 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如果加热玻璃管前称得带塞锥形瓶总质量为m,燃烧后当锥形瓶冷却到原温时,打开锥形瓶塞,直至瓶内气体的组成与加热玻璃管前一样,再塞上瓶塞,称得带塞锥形瓶总质量为n,则m、n的关系是________,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
9、 (1)某同学按下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________质量守恒定律(填“符合”或“不符合”),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3)硝酸在工业生产中且有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关键反应为:
,其中R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10、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
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 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刘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李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
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________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________和________ (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