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实验中白磷能够燃烧的是( )
2、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3、入夏以来,消防官兵扑灭了黑龙江、内蒙古三起特大森林火灾。开辟防火带(用于防火的通道)是灭火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树林中间开辟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
A.便于消防人员快速通行
B.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C.减少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4、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5、火灾发生后,当通过浓烟区逃生时,需采取的方法是( )
①用湿衣服披裹身体;②用湿布捂住口鼻;③尽可能贴近地面快速撤离;④不采取任何措施,只用最快的速度跑离浓烟区
A.只有④ B.①和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7、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厨房中煤气泄露,应立即打开排油烟机
B.酒精灯使用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
C.原始森林风景区必须张贴“禁止烟火”的标志
D.搬运易燃物和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撞击
8、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进入小煤窑严禁吸烟
B.发现燃气(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点火检查出泄漏处
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火焰
D.面料厂、加油站严禁烟火
9、小浪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发现热水中的白磷熔化成一白色小液滴。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开始燃烧,而红磷及水中的白磷都不燃烧。请回答:

(1)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磷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完毕,小浪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水快倒完时,小浪发现白磷刚露出水面就剧烈燃烧起来,请解释该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常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 )
A.用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
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