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如图是2009年6月30日,醉酒超速驾车造成5死4伤的事故车辆,事故后严重变形.汽车变形说明( )

A、汽车受重力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汽车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分析:
(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会发生水平方向的碰撞事故.
(3)只要两个物体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运动趋势时,存在摩擦力.
(4)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需要的是物体的惯性.
解:
A、汽车受到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是水平方向的.不符合题意.
B、汽车发生碰撞时,碰撞的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力改变了汽车的形状,所以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符合题意.
C、汽车地面上运动时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维持物体的运动的是物体的惯性,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B.点评:(1)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2)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掌握摩擦力发生的条件.
(4)掌握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例2、如图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据此分析各图,找出答案.
解:
A、拉力使弓发生了形变;
B、压力使地面发生了形变;
C、斧头对木柴的力改变了木柴的形状;
D、竖直向下的重力使小球下落速度越来越大,改变了小球的运动状态.
由此可知,D中重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
故选D.
点评:
这类题目可以从力的作用效果角度分析,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3、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分析:
(1)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的作用,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3)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解:
小球出手之前,和手一起运动,抛出的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小球出手前后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故选C.
点评:
(1)掌握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作用,这个问题学生容易错误理解成还在受到手的作用.
(2)掌握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掌握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4)掌握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保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