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一同学清晨刷牙时发现,当他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牙刷毛发生如图所示弯曲.他对此进行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大
B、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方向向右
C、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D、牙刷是白颜色的,能反射所有色光

分析:
(1)由于摩擦力的大小、方向无法直接测量出来,因此可运用转换法,通过刷毛的弯曲程度和方向来间接的进行判断.
(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白色能反射所有色光.
解:
A、当摩擦力越大时,力的效果越明显,刷毛发生的形变(即刷毛的弯曲程度)也越明显.符合题意.
B、在摩擦力的作用效果下,较软的刷毛向左弯曲,说明了摩擦力的方向向左.不合题意.
C、研究牙刷受到的摩擦力,牙刷一定是受力物体,而且是和接触面接触的部分,所以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符合题意.
D、白色能反射所有色光.符合题意.
故选A、C、D.
点评:
(1)当某些物理量不易直接观察或测量时,可运用转换法来进行研究;
(2)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运用.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白色能反射所有色光.
例2、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其中包含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车轮转轴内装有小滚珠是为了减小摩擦
B、把手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轮胎用橡胶制作是因为它的弹性较好
D、车架用钢铁制作是因为它的硬度较大
分析:
逐个分析选择项中的各个部件,然后与对应的物理知识相结合,从而确定答案.
解:
A、车轮转轴内装有小滚珠是为了变滑动为滚动,减小了摩擦力,故A是正确的.
B、把手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B是错误的.
C、橡胶的弹性好,用来制作轮胎,可以减轻汽车的震动和颠簸,故C是正确的.
D、车架用钢铁制作是因为它的硬度大,不易发生变形,故D是正确的.
故选B.
点评:
自行车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应用了非常多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声现象、光现象、杠杆等方面,平时多注意观察,将其知识活学活用.
例3、在以下几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磁力把磁悬浮列车从轨道上微微托起,使接触面分离
B、气垫船的船底与水面之间有一层空气
C、在轴承中加润滑剂
D、在鞋底、轮胎轨道上微微托起,使之间有一层空气润滑剂上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
分析:
根据选题目要求,首先要明确增大摩擦的办法: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然后与选择项的具体措施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解:
A、磁力将磁悬浮列车从轨道上微微托起,减小了列车对轨道的压力,从而减小了摩擦.故A不和题意,A错误.
B、气垫船的船底与水面之间有一层空气,使船体与水面分离,减小了两者之间的摩擦.故B不合题意,B错误.
C、在轴承中,加入润滑油,减小了车轴与滚珠之间的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C错误.
D、鞋底上凹凸不平的花纹,增大了鞋底与地面间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摩擦.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关于增大摩擦与减小摩擦的方法是考查的热点内容之一,这部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能充分考查学生理论先行实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