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使用定滑轮不省__________,但是能改变__________;使用动滑轮能省__________,但是手移动的距离__________物体升高的距离,即__________。
6、在下图中,若胖者体重800N,瘦者体重500N,货物重600N(绳重及摩擦力不计).则:甲图中,静止站立在地面的胖者受到向上的合力是__________N,他受力__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乙图中,瘦者在上升过程中__________做匀速运动(填“是”或“不是”).

7、图中A是_________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提高,作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______(填“上”或“下”)。如果A重2N,要提起重50N的物体,至少要用__________N的拉力。若要使物体上升2m,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________m。

8、小兰同学在“探究动滑轮特点”的活动中,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如表所示)。

你肯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你实验中真实的体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提拉物体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让弹簧测力计__________运动,如果加速向上拉弹簧测力计,这时读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实验次数 |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
1 |
2.0 |
1.2 |
2 |
3.0 |
1.7 |
3 |
4.0 |
2.2 |
(2)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是物重的一半,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对小兰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9、如图(甲)所示,O为圆形木材的截面的圆心,如果要用最小的力使木材越过障碍物,请在图上画出这个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并作出这个力的力臂。

10、一段粗细均匀、重为2×105N的圆木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其直径为3m,高4m,若要使圆木的C点稍微离开地面,则至少要在圆木上施加多大的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