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

A.2.1×103J/(kg·℃)
B.4.2×103J/(kg·℃)
C.1.2×103J/(kg·℃)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分析:
图象问题要结合物理公式进行分析.
由图象知物质甲和水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是物质甲吸收热量的2倍.
解:
由图象可知: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水温度升高60℃需要20min,物质甲温度升高60℃需要10min.
所以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关系为:Q水吸=2Q甲吸.
由热量计算公式Q=cm△t,得:c=
.
∴c水=2c甲.
又∵c水=4.2×103J/(kg·
℃).
∴c甲=2.1×103J(kg·
℃).
故选A.
点评:
比较两个量的大小一定要根据公式来分析,这样思维严谨些.有图象的要合理利用图象.
例2、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
分析:
A、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水银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的更明显;
B、暖气中的传热介质,要求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放出更多的热量,就需要比热容较大的水;
C、沙石的比热容比较小,在同样受热和受冷的情况下,沙石的温度变化值比较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大;
D、冷却食品时,冰的效果好一些,因为冰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从物体吸收热量.
解:
A、水银的比热容比较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得更高,可以更准确的测量物体的温度,所以A是正确的;
B、水的比热容比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取暖效果更好,所以B是正确的;
C、因为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在吸收和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值更小,沙石的温度变化值大,所以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大,所以C是正确的;
D、虽然水的比热容比较大,但冰在熔化时会吸收热量变为水继续冷却食品,冷却的效果是更好.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比热容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是一道好题.
例3、关于比热容、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C.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吸收了相同的热量,铝和铜上升的温度相同
D.冰在熔化过程中,比热容、温度、内能都不变
分析:
解答本题需掌握:①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该物体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没有关系的;②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是不变的.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材料、质量、温度、状态.
解:
A、影响比热容大小的因素是物质的种类和状态,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无关.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体的比热容不同,物体升高的温度也不同.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状态改变,比热容改变,但温度是不变的.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比热容、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的理解,是中招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