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台湾阿里山的桧木聚宝盆能散发出芬芳奇香,吸引人们在十几米外就能闻香而去,这是因为桧木芳香的分子( )
A、相互之间存在引力
B、相互之间存在斥力
C、相互之间存在间隙
D、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析:
我们离物体很远就能闻到物体散发出来的气味,是物体上的分子运动到我们身边的结果.
解:
在十几米外就能闻到桧木聚宝盆散发出的芬芳,这是因为桧木芳香的分子运动到了人们的身边,说明桧木芳香的分子是运动的.
故选D.
点评:
本题选项涉及到了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例2、下列选项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
B、炒菜时放盐使菜变咸
C、酒香不怕巷子深
D、教室喷清新剂,香气四溢
分析:
分子是比较小,是纳米尺度内的,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我们能够看到的不是分子,是固体的小颗粒.
解:
A、飘在空中的尘埃是固体小颗粒,比分子要大得多,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尘土满天飞是固体小颗粒做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此选项符合题意.
B、炒菜时温度很高,加点盐,盐分子就会很快运动到菜中,所以菜变咸了.此选项不合题意.
C、酒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巷子外面的人们也能闻到.此选项不合题意.
D、喷洒了清新剂的教室里充满了香味,这是香水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分子和固体小颗粒的区别,我们要知道分子是微观世界的,用肉眼是看不到的,肉眼能够看到的不是分子,而是固体的小颗粒.
例3、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物质是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分析:
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
由于烟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在空气中进行扩散,所以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