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
A.干冰 B.黄沙
C.干粉(含NaHCO3)灭火剂 D.泡沫灭火剂
2、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丝网,生成的物质除氢气外还有( )
A.Fe(OH)3 B.Fe(OH)2
C.Fe2O3 D.Fe3O4
3、将0.2 mol金属钠投入到足量水中,得到ag溶液;0.2mol镁投入与水等质量的足量盐酸中,得到b g溶液,则反应后两溶液质量关系是( )
A.a=b B.a>b
C.a<b D.无法判断
4、将钠、镁、铝各0.3 mol分别放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
A.1∶2∶3 B.6∶3∶2
C.3∶1∶1 D.1∶1∶1
5、由铁、锌、铝、铙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 g,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A.锌 B.铁
C.铝 D.镁
6、把足量的铁粉投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金属粉末的质量与原来加入的铁粉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H+和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4 B.2∶7
C.1∶2 D.3∶8
7、有5.1 g镁、铝合金,投入500 mL 2 mol·L-1HCl溶液中,金属全部溶解后,再加入4mol·L-1NaOH溶液,若要求达到沉淀最大值,则加入的NaOH溶液应为( )
A.250 mL B.425mL
C.500 mL D.560 mL
8、Al溶于NaOH溶液中,1 mol Al失去的电子被水获得,做氧化剂的水的物质的量为( )
A.1mol B.3 mol
C.4mol D.6 mol
9、两份铝屑,第一份与盐酸反应,第二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相同状况下),则参加反应的铝屑,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
A.1∶1 B.1∶2
C.1∶3 D.2∶1
10、某溶液投入铝片后有氢气放出,则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Cl- B.H+
C.OH- D.
二、填空题
11、向一个铝制易拉罐中充满CO2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足量的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严封罐口,不多会儿听到罐内“卡卡”作响,发现易拉罐变瘪,再过一会儿易拉罐又鼓起来。
(1)易拉罐变瘪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答案
答案:
(1)NaOH溶液吸收CO2发生反应,消耗CO2气体,使罐内压强减小,罐子变瘪;
2OH-+CO2= +H2O
(2)多余的NaOH溶液与铝制易拉罐反应放出H2,使罐内压强又增大,而使罐子又鼓起;
2Al+2OH-+2H2O= +3H2↑
|
12、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N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的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水和干燥剂)的总质量为ag,从实验室取出b g(不足量)的钠放入水中,塞紧瓶塞,完全反应后再称量此装置的总质量为c g,试回答:

(1)实验室取用一小块钠,需要的用品有___________。
(2)此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用此干燥,则测出的相对原子质量会比实际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若此钠块中有极少量被氧化,则会___________。
(3)有甲同学建议在中干燥管上再连一同样干燥管(设此干燥管质量为mg),其目的是___________,若所增加干燥管待完全反应后质量变为m1g,则依甲同学建议,计算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乙同学为避免由于行动不够迅速产生偏差,建议在集气瓶中再加入一定量的煤油,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生成NaOH溶液恰好使100 mL Cmol·L-1硫酸铝溶液中Al3+沉淀完全,则C=___________(以a,b,c的表达式表示)。
显示答案
答案:
(1)滤纸、小刀、镊子
(2)吸收水蒸气,避免集气瓶中水蒸气逸出;偏小;偏大
(3)避免空气中水蒸气被干燥剂吸收;
(4)避免钠投入后,立即与水反应,来不及塞上塞子
(5)5(a+b-c)/3mol·L-1
|
13、已知:Be、Zn与Al类似,也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试写出Be、Zn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答案
答案:
Be+2OH-= +H2↑
Zn+2OH-= +H2↑
|
14、等量Na、Mg、Al与含1.0 molHCl的稀盐酸反应,产生H2的体积在相同状况下分别为V(Na)、V(Mg)、V(Al),当金属的量x取不同数值范围时,产生H2的体积有如下四种关系:
A.V(Al)>V(Mg)>V(Na) B.V(Na)>V(Mg)=V(Al)
C.V(Na)<V(Mg)=V(Al) D.V(Na)=V(Mg)=V(Al)
试将满足上述四种情况的z的取值范围填入下表:
等量的Na、Mg、Al |
A |
B |
C |
D |
物质的量x/mol |
|
|
|
|
质量x/g |
|
|
|
|
显示答案
答案:
由2Na ~ 2HCl ~ H2↑
1 mol 1.0 mol mol
Mg ~ 2HCl ~ H2↑
mol 1.0mol mol
2Al ~ 6HCl ~ 3H2↑
mol 1.0mol mol
可作,n(H2)—n(金属)图像
不难得出结论

等量的Na、Mg、Al |
A |
B |
C |
D |
物质的量x/mol |
x< |
x>1 |
≤x<1
|
x=1 |
质量x/g |
x<12 |
x>23 |
12≤x<23 |
x=2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