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①漏斗 ②试管 ③蒸馏烧瓶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研钵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①③⑥
2、使用分液漏斗时,应首先( )
A.洗涤 B.检查是否漏水
C.打开上端塞子 D.打开活塞
3、在进行分液实验操作时,下列实验仪器一定不会用到的是( )
A.酒精灯 B.分液漏斗
C.烧杯 D.温度计
4、已知丙酮通常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沸点约是55℃。要从丙酮和水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蒸发
5、选择萃取剂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大
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小
6、下列关于蒸馏操作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蒸馏操作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等
B.蒸馏操作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体内
C.在蒸馏烧瓶内放入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
D.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口进、上口出
7、下列制取蒸馏水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蒸馏烧瓶中的自来水中
B.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
C.实验中需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
D.蒸馏烧瓶必须垫石棉网
8、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分离Fe(OH)3和FeCl3溶液的混合物
B.用结晶法提纯NaCl和KNO3混合物中的KNO3
C.用蒸馏法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D.用加热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某溶液滴入几滴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一定是氯化物的溶液
C.将盛满H2的小试管管口向上靠近酒精灯火焰检验H2的纯度
D.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导管口,木条复燃,说明有O2生成
10、对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3和NaCl;②CaCl2和CaCO3;③MnO2和KCl;④BaSO4和AgCl。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
A.只有①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二、填空题
11、为了将混有硫酸钠、碳酸氨铵的NaCl提纯,并制得纯净的NaCl溶液,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操作①中盛放药品可选用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操作②为什么不用硝酸钡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42-已除尽,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不先过滤,后加碳酸钠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设计方案是否严密?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答案
答案:
(1)坩埚
(2)会引入难以除去的NO3-
(3)用干净的胶头滴管取上层清液于洁净试管中,向此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说明SO42-己除尽
(4)除去过量的Ba2+;可减少过滤次数
(5)不严密;在操作③时加入的Na2CO3溶液煮沸并不能除去,因此在操作④之后应加过量盐酸除去Na2CO3,然后再加热煮沸除去HCl、CO2 |
12、观察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你能找出几处错误?请指出其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

显示答案
答案:
2处
错误1;铁圈上没放石棉网;改正:在铁圈上放上石棉网;
错误2:冷凝管上口进水,下口出水;改正;冷凝管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
13、工业酒精是含水约4%的液态乙醇。向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且生成物不溶于乙醇:CaO+H2O=Ca(OH)2
(1)要在实验室中将工业酒精转化为无水酒精,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__________。
A.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过滤
B.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蒸馏
C.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分液
(2)在你选择的需要加热的实验方法中需用的玻璃仪器,除酒精灯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在该方法的实验步骤里,紧挨加热之前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对此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酒精灯作热源,在加热的过程中要适时调整酒精灯的上下或左右位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答案
答案:
(1)C
(2)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向冷凝管内通冷却水;使冷却水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出
(3)使蒸馏烧瓶内的支管口处保持某一恒温 |
14、某化学课外小组以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可分解为如下各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__________→G→E→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答案
答案:
(1)C;B;D;H
(2)使分液漏斗下端漏斗颈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让上层液体流出
(3)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E操作时漏斗里液体能顺利流出
(4)CCl4与水不互溶,且碘在CCl4中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得多 |
15、某学生为了使过滤操作能自动添加液体,设计了“自动加液过滤器”如图所示。在倒置的烧瓶中盛放待过滤的液体,液体从“液体流出管”流入漏斗,为使液体顺利流下,还需插入“空气导入管”与大气相通。

(1)“空气导入管”下口应在__________,上口应在__________。
A.滤纸边沿下方
B.滤纸边沿上方
C.待过滤液液面上方
D.待过滤液中
E.A和B项均可
F.C和D项均可
(2)试简要说明自动加液过滤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答案
答案:
(1)A; C
(2)待过滤的液体由流出管流入漏斗,当漏斗里的液面封住“空气导入管”的管口时,空气停止进入烧瓶,液体停止流入漏斗;随着过滤的进行,当漏斗里的液面降到“空气导入管”的下口以下时,空气又进入烧瓶,液体又流入漏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