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1、浓HNO3应保存在棕色玻璃中;钠易被氧化且密度大于煤油,少量钠常保存在煤油中;氢氧化钠与玻璃成分之一SiO2反应,不能用玻璃塞试剂瓶盛其溶液;新制氯水中HClO见光易分解,需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2、浓HNO3和新制氯水均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可使石蕊先变红,后褪色。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石蕊试纸由于脱水碳化而变黑。
3、S、P与硝酸反应生成最高价含氧酸,Si不与硝酸反应;Al、Fe遇浓硝酸钝化,Au、Pt不溶于硝酸,但溶于王水。
4、此题考查了金属和硝酸的反应,但题目没有指出金属单质是什么,也没有给出硝酸的浓度。因此不能认为还原产物就是NO2或NO。考虑到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应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来解答。
设金属硝酸盐中金属的化合价为n价,则若金属为2mol,被还原的HNO3有1mol。且1molHNO3得到xmol电子有如下关系:

显然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5、Fe剩余则生成Fe(NO3)2,利用原子守恒据Fe~Fe(NO3)2~2HNO3,HNO3~
可知:被还原的HNO3:0.08mol
未被还原的HNO3: ×2=0.2mol
所以:c(HNO3)= =7.0mol·L-1。
6、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等于还原产物NO的物质的量,即n(被还原的HNO3)=n(NO)=1mol。
设被氧化的铜的物质的量为x。
3Cu+8HNO3=3Cu(NO3)2+2NO↑+4H2O
3mol 2mol
x 1mol
x=3/2mol
7、有的人往往错误地认为:Fe、Cu与HNO3混合后,由氧化还原反应先后顺序知Fe先反应,Cu后反应,且HNO3的量未知,所以反应有两种可能:一种反应后剩余金属为Fe、Cu混合物,加入盐酸后Fe溶解,质量减少;另一种反应后剩余金属为Cu,加盐酸后质量不变,所以错选A、C。以上错误分析没有注意 的存在。Fe和Cu与HNO3反应后还有铁、铜的硝酸盐存在。加入盐酸后,相当于有HNO3存在(因为有 和H+)。不论第一次剩余的是Fe和Cu或Cu,其都会溶于HNO3,所以,金属质量一定会再减小,正确答案选D。
8、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溶液呈酸性,与H+反应的离子 、OH-、 、 不能大量存在;溶液中存在 ,酸性条件下, 能氧化Fe2+;溶液中还存在Ca2+,因此 不能大量存在。
9、Fe2+和 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当加入盐酸后,就加入了H+和Cl-, 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出强氧化性(可以认为H+与 结合成HNO3),能把Fe2+氧化成Fe3+,溶液颜色由浅绿色(Fe2+)变成棕黄色(Fe3+)。
10、1.68L O2氧化NO、N2O4、NO2的混合气体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与Cu→Cu2+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Cu2+→Cu(OH)2结合OH-的物质的量、消耗掉NaOH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V= ×103mL·L-1=60mL。
注意:此类计算题的前提是Cu在反应中是足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