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1、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静止的物体也可能有相对运动趋势.
2、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有四个:互相接触、挤压、接触面粗糙、发生相对滑动,缺一不可。
由滑动摩擦力的条件知,A选项错,而B选项正确。
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而正压力垂直接触面,所以滑动摩擦力方向跟接触面所受正压力垂直,C选项正确。
如擦黑板时,黑板是静止的,但相对黑板擦是运动的,也受滑动摩擦力,所以关键是“相对运动”。
3、μ与两个物体的材料和两物体接触面的情况有关,与F、FN无关。
4、在图(一)、图(二)中,若左侧轮为主动轮,则

若右侧轮为主动轮,则
由此可知,图(一)情形有两种可能①A带动B,顺时针转,②B带动A,逆时针轮,所以A正确.
图(二)情形有两种可能:①C带动D,逆时针转;②D带动C,顺时针转,所以B项错误.
对于图(一)中皮带上M点的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也分两种情况讨论,若A带动B,则A带动皮带一起顺时针方向转动,M点对B轮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M点受到向上的静摩擦力;若B带动A,B逆时针转,则M点相对B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M点受到向上的静摩擦力,所以C项正确.
对于图(二)中的N点,同理可得,N点所受静摩擦力方向向下,所以D项错误.
5、由题意知运动员向上、向下都是匀速,只受重力、摩擦力作用,故二力平衡,摩擦力总是向上的,且大小都等于运动员的重力。
6、以P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P受到绳的拉力和桌面对P的摩擦力的作用,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
7、未加F时,木块A在水平面内受弹簧的弹力F1和静摩擦力FA作用,且F1=FA=kx=8N,木块B在水平面内受弹簧弹力F2和静摩擦力FB作用,且F2=FB=kx=8N,在木块B上施加F=1N向右的拉力后,由于F2+F<μGB,故木块B所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其大小F′B=F2+F=9N,木块A的受力情况不变。
8、本题首先要判断A、B间是否有静摩擦力存在,现在已知A、B间有正压力作用,若接触面光滑,则F1=0.若接触面粗糙,则关键的问题是分析判断A、B间有无相对运动趋势.“趋势”是如果没有静摩擦力存在,它们要怎样相对运动,因为有静摩擦力存在,这个相对运动被阻止住了,这种想要动而没有动起来的状态就叫“趋势”.因此,分析相对运动趋势就要先假定A、B间无静摩擦力,这样A在水平方向就不受任何外力了,A应该用原来的速度匀速前进,由题意知B也在匀速前进,谁也不超前,谁也不落后,也就是说,如果A、B间无静摩擦力它们也不会发生相对运动,即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A、B间不存在静摩擦力,F1=0。故正确选项为C。
9、在斜面方向上,M所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Gsinθ、静摩擦力f、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三个力作用而平衡.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由平衡条件得F-Gsinθ+f=0,所以可求得f=Gsinθ-F.
当Gsinθ>F时,f>0;当Gsinθ<F时,f<0;
当Gsinθ=F时,f=0;当Gsinθ=2F时,f=F.
10、因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故墙壁给物块的压力FN始终等于水平推力F的大小,即FN=F=kt.当墙壁给物体的摩擦力Ff=μkt<G时,物体加速下滑,摩擦力随时间t成正比例增加;当f=G时,物体下滑的速度达到最大;Ff>G后,物体虽然减速下滑,但滑动摩擦力仍随时间t成正比例的增加,且一直增大到物体停止滑行前为止.当物体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突变”成静摩擦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得静摩擦力的大小Ff=G。综上可知,正确选项应是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