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姆定律不适用于( )
A.金属导电 B.电解液导电
C.稀薄气体导电 D.半导体导电
2、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就越大
B.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小
C.比较几只电阻的I-U图像可知,电流变化相同时,电压变化较小的图像是属于阻值较大的那个电阻的
D.由 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显示提示
2、 只是电阻计算的定义式,U=0,I=0时,R仍存在,即R与U和I不存在正反比关系.对一段确定的导体而言,R一定,故I与U成正比,D对. |
3、某家用台灯可通过调节开关使它的亮度逐渐增大到最亮,若灯最亮时的电压为220V,工作电流为0.18A,则当电压为110V时,灯丝的电阻为( )
A.等于1222Ω B.等于611Ω
C.大于1222Ω D.小于1222Ω
4、某同学做三种导电元件的导电性能实验,他根据所测量数据分别绘制了三种元件的I-U图象,如图所示,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有乙图正确
B.甲、丙图的曲线肯定是偶然误差太大
C.甲、丙不遵从欧姆定律,肯定不可能正确
D.甲、乙、丙三个图都可能正确,并不一定有较大误差
5、以下给出几种电学元件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四个图象都是伏安特性曲线
B.这四种电学元件都是线性元件
C.①②是线性元件,③④是非线性元件
D.这四个图象中,直线的斜率都表示了元件的电阻
显示提示
5、伏安特性曲线是以I为纵轴,U为横轴的,所以A错误.线性元件并不只是说I-U图象是直线,而必须是过原点的直线,所以①②是线性元件,③④是非线性元件,B错误,C正确.在U-I图象中,过原点的直线的斜率才是导体的电阻. |
6、如图所示,由实验测得在5s的时间内,从左往右穿过截面S的正电荷为2C,从右往左穿过截面S的电荷为2C(负电荷),那么,电解液中的电流为________A.如果加在电解液两端的电压为10V,那么电解液的电阻为_________Ω.

显示答案
7、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所需的器材如下图所示,据图所示的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连接好.

显示答案
7、如下图所示.

|
8、某电流表的电阻RA=0.02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m=3A,这个电流表能否直接连接到一节干电池的两极上?
显示答案
8、不可以
解析:解法一:电流表允许加上的最大电压
Um=ImRA=3×0.02V=0.06V
它远低于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1.5V),所以不能把它直接连接到干电池的两极上.
解法二:也可以比较电流的大小进行判断:由于电池电压U=1.5V,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 .
所以不可以把电流表直接连到干电池的两极上. |
9、某个导体两端加电压16V时,20s内通过它的电荷量为32C.
求:(1)导体的电阻;
(2)20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子数;
(3)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0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
显示答案
9、(1)10Ω
(2)2×1020个
(3)2A
解析:(1)导体中的电流为 ,导体的电阻值为
(2)20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子数为
(3)导体两端电压为20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
10、热敏电阻是传感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现用伏安法研究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已知常温下待测热敏电阻的阻值约4~5Ω.热敏电阻和温度计插入带塞的保温杯中,杯内有一定量的冷水,其他备用的仪表和器具有:盛有热水的热水瓶(图中未画出)、电源(3V、内阻可忽略)、直流电流表(内阻约1Ω)、直流电压表(内阻约5kΩ)、滑动变阻器(0—20Ω)、开关、导线若干.
(1)在图(a)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测量误差尽可能小.
(2)根据电路图,在图(b)的实物图上连线.
(3)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后的主要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答案
10、解析:(1)如下图所示

(2)如下图所示

(3)①往保温杯中加入一些热水,待温度稳定时读出温度计示数;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快速测出几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值;
③重复①~②,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数据;
④绘出各测量温度下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