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讲)已知浓度的溶液叫标准溶液,一般装在滴定管里;待求浓度的溶液叫待测液,一般装在锥形瓶中,有时可以互换。
板书:标准溶液(一般装在滴定管中)
待测液(一般装在锥形瓶中)
2、原理
(讲)酸碱中和滴定是以中和反应为基础的,反应的实质是:
(板书)H++OH-=H2O
(讲)反应时,HCl滴定NaOH:
(副版)HCl+NaOH=NaCl+H2O
n(HCl)=n[NaOH]
c(HCl)·V(HCl)=c[NaOH]·V[NaOH]

HCl滴定Ba(OH)2:
2HCl+Ba(OH)2=BaCl2+2H2O
n(HCl)=2n[Ba(OH)2]
c(HCl)·V(HCl)=2·c[Ba(OH)2]·V[Ba(OH)2]

例:用0.1002mol·L-1HCl溶液测某NaOH溶液的浓度
认识仪器:
(1)滴定架台(与铁架台的区别)
(讲)标准溶液为酸液,装在酸式滴定管中
(2)酸式滴定管
(学生观察滴定管的构造)20℃,25mL,量程为25mL,室温下使用(精量器),25mL分为25大格,每一大格为1mL,每一大格又分为10小格,每一小格为0.1mL。小格与小格之间的距离较大,可精确到0.01 mL。因此用滴定管量取溶液体积,记录数据时,应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零刻度在上方,但不在最上方,最大刻度在下方。
(展示润洗的操作)取少量标准溶液,双手握在滴定管两端无刻度的部分,旋转滴定管,使溶液润湿全部滴定管内壁,用左手控制活塞,将溶液从滴定管下部放出,反复操作2~3次,润洗好了才能装溶液。
①内径均匀,带有刻度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玻璃活塞。主要用于精确地放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常用规格有25mL和50mL,可读到0.01mL。
②酸式滴定管用来盛装酸性溶液(或中性、氧化性的溶液),不能盛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活塞的主要成分SiO2与碱性试剂反应。
③滴定管使用前,首先应检查活塞是否漏水。只有不漏水的滴定管才能使用。
④滴定管装液前应洗涤,先用蒸馏水清洗,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滴定管中所装溶液的浓度与取用溶液的浓度一致。
(提问)有同学做实验时,未用所装溶液润洗滴定管,会使所装溶液的浓度有何变化?
(变小,相当于稀释)
(示范)装标准溶液(倾倒,边倒边眼睛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到液面在零刻度上面2~3cm时,停止加液)
(示范操作)调整液面至零刻度线(眼睛与溶液的凹液面相平,注视液面变化),左手控制活塞(右手要振荡锥形瓶,双手协作)。
(讲)调整好液面,固定在滴定夹下。
(提问)用什么仪器量取一定何种的待测NaOH溶液。(量筒)×(粗量器)
(3)碱式滴定管
(展示碱式滴定管)
①与酸式滴定管不同,下部是橡皮管和玻璃球组成的阀,挤压玻璃球可使溶液流出。
②下部橡皮管为有机物,能被KMnO4溶液,H2O2等强氧化性的物质腐蚀,因此KMnO4溶液、溴水不能装在碱式滴定管中,装在什么滴定管呢?(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用来装碱性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等。
(讲)碱式滴定管的使用与酸式滴定管一样,先检漏。合格后装液前应润洗滴定管。(示范操作)这是一支已经用待测的NaOH溶液润洗过的滴定管,装满待测NaOH溶液,调零。调零后,放下一部分NaOH溶液至 洁净的锥形瓶中,并读出锥形瓶中的NaOH溶液的体积VmL。
(讲)也可用移液管取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
(展示移液管)上面有一环线刻度线,再无其它刻度,只能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上面标有移液管的容积及使用温度。
(示范操作)通过吸耳球用移液管取25mL,NaOH溶液至 锥形瓶中。
强调:最后移液管中溶液后剩余溶液不能吹下去,这样会使所取溶液体积增大)
(展示)不同规格的移液管
(示范操作)用0.1002mol·L-1HCl标准溶液测滴定NaOH溶液的浓度
实验操作:

(提问)什么时候说明HCl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红色恰好褪去时)
(示范操作)
(2)滴定: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振荡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褪色,立即关闭活塞,并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
(讲)为了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应重复滴定2~3次,三次求平均值。
(3)洗净仪器,倒着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