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一定条件下,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什么时候反应进行的程度最大?
(引)一定温度下,对于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下面我们以H2和I2的反应为例,研究化学平衡的性质。
H2(g)+I2(g)
2HI(g)
在457.6℃时,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有关数据如下:

|

|
平衡常数

|
H2 |
I2 |
HI |
H2 |
I2 |
HI |
|
1.197×10-2 |
6.944×10-3 |
0 |
5.167×10-3 |
5.936×10-4 |
1.270×10-2 |
48.38 |
1.228×10-2 |
9.964×10-3 |
0 |
3.841×10-3 |
1.524×10-3 |
1.687×10-2 |
48.61 |
1.201×10-2 |
8.403×10-3 |
0 |
4.580×10-3 |
9.733×10-4 |
1.486×10-2 |
49.54 |
0 |
0 |
1.520×10-2 |
1.696×10-3 |
1.696×10-3 |
1.181×10-2 |
48.48 |
0 |
0 |
1.287×10-2 |
1.433×10-3 |
1.433×10-3 |
1.000×10-2 |
48.71 |
0 |
0 |
3.777×10-2 |
4.213×10-3 |
4.213×10-3 |
2.934×10-2 |
48.81 |
化学平衡常数平均值 |
48.74 |
分析上表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例如,

(板书)一定温度下,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nB
pC+qD

强调此处的浓度为达到平衡时的浓度,不是起始浓度。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K的表达式:
(1)N2+3H2
2NH3 
(2)H2O+CO2
H2CO3 
(3)CaCO3(s)
CaO(s)+CO2 K=[c(CO2)]
说明:
(1)K=f(T),K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强、催化剂均无关系)
(2)K与物质的始末浓度无关,与反应进行途径无关。
(讲)不论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还是正、逆反应同时开始,又无论始末物质浓度如何,最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进行的程度不变,这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为常数。
(讲)合成氨中,无论始末浓度大小有何不同,反应途径怎样变化,只要在同一温度下,K值不变。
(3)K是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K越大,反应程度越大。

(4)K的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N2+3H2
2NH3 

2NH3
N2+3H2 
(过渡)K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可用来计算平衡时的组成。
练习:
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为:CO(g)+H2O(g)
CO2(g)+H2(g)
在427℃时的平衡常数是9.4。如果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1mol/L,计算一氧化碳在此反应条件下的转化率。
答案:75.4%。
例、将固体NH4I量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4I(s)
NH3(g)+HI(g)
②2HI(g)
H2(g)+I2(g)
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A.9 B.16 C.20 D.25
NH4I(s)
NH3(g) +HI(g)
平(mol·L-1) a a
2HI(g)
H2(g) +I2(g)
始 a 0 0
转(mol·L-1) 2x x x
平(mol·L-1) a-2x x x
x=0.5
a-2x=4
a=5
K=c(NH3)·c(HI)=a(a-2x)=5×4=20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