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K都是一个定值
B.当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时,化学平衡常数会发生改变
C.化学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浓度、体系的压强无关
D.化学平衡常数K与反应物的转化率是一一对应的
2、在体积、温度都相同的条件下,有下列反应:2A(g)+2B(g)
C(g)+3D(g)。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途径Ⅰ.A、B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2mol;途径Ⅱ.C、D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和6mol。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Ⅰ、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的百分组成相同
B.Ⅰ、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C.达平衡时,途径Ⅰ的反应速率v(A)等于途径Ⅱ的反应速率v(A)
D.达平衡时,途径Ⅰ所得混合气的密度为途径Ⅱ所得混合气密度的
3、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M(g)+N(g)
2E(g),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开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M和1mol N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 )
A.20% B.40%
C.60% D.80%
4、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
X |
Y |
Z |
初始浓度/mol·L-1 |
0.1 |
0.2 |
0 |
平衡浓度/mol·L-1 |
0.05 |
0.05 |
0.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g)+3Y(g)
2Z(g),其平衡常数为1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5、将1mol SO2和1mol O2通入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为0.3mol,此时若移走0.5mol SO2和0.5mol O2,反应达到新的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是( )
A.0.3mol B.0.5mol
C.小于0.15mol D.大于0.5mol,小于0.3mol
6、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mol的HX(g)通入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
A.5% B.17%
C.25% D.33%
7、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于反应CO2(g)+H2(g)
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8、对于反应3Fe(s)+4H2O(g)
Fe3O4(s)+4H2(g)的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增大c(H2O)或减小c(H2),会使平衡常数减小
D.改变反应的温度,平衡常数不一定变化
9、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H2(g)+I2(g)
2HI(g)。已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0.1mol·L-1时,达平衡后HI的浓度为0.16mol·L-1。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变为0.3mol·L-1,则平衡时H2的浓度是( )
A.0.16 mol·L-1 B.0.06 mol·L-1
C.0.04 mol·L-1 D.0.08 mol·L-1
10、反应:①PCl5(g)
PCl3(g)+Cl2(g);②2HI(g)
H2(g)+I2(g);③2NO2(g)
N2O4(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是a%。若保持各反应的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反应物,则转化率( )
A.均不变
B.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小
C.均增大
D.①减小;②不变;③增大
11、Ⅰ.已知在448℃时,反应H2(g)+I2(g)
2HI(g)的平衡常数K1为49,则该温度下反应2HI(g)
H2(g)+I2(g)的平衡常数K2为__________;反应
的平衡常数K3为__________。
Ⅱ.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
(4)在800℃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O2)=2mol·L-1,c(H2)=1.5mol·L-1,c(CO)=1mol·L-1,c(H2O)=3mol·L-1,则下一时刻,反应向__________(填“正向”或“逆向”)进行。
12、(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表示________________,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___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在H2SO4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
2SO2(g)+O2(g)
2SO3(g)
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2.0mol SO2和1.0mol O2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__________。
②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__________K(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3、80℃时,将0.4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已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发现气体的颜色变浅。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b=__________,c__________d(填“<”“=”或“>”)。
(3)20s时,N2O4的浓度为__________mol·L-1,0~20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4)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__________。
(5)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该反应的K值越大,表明建立平衡时__________。
A.N2O4的转化率越高
B.NO2的产量越大
C.N2O4与NO2的浓度之比越大
D.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E.所耗时间越少
F.容器内气体压强越大
14、已知:反应①Fe(s)+CO2(g)
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②Fe(s)+H2O(g)
FeO(s)+H2(g)的平衡常数为K2,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
温度 |
K1 |
K2 |
973K |
1.47 |
2.38 |
1173K |
2.15 |
1.67 |
(1)从上表可以推断:反应①是__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2)现有反应③CO2(g)+H2(g)
CO(g)+H2O(g),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③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欲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用的措施有__________(填写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容积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F.设法减少CO的量